昨日,作為“全國百家網絡媒體總編看重慶”最後一站,百位負責人來到了武隆和大足,近距離感受世界遺產的獨特魅力。“總編”們表示,重慶應樹立“大旅遊”意識,搭上“互聯網+”的東風。
連日陰雨過後,清晨的大足還透著習習涼風。伴著鳥鳴和微風,“總編”們登上了寶頂山,在佛龕石刻前駐足,聆聽導遊講述石刻背後的故事。
“平時隻在電視或其他媒介上聽聞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,今天真正實地感受,非常震撼。”大眾網編委、互動評論部主任張峰說,作為世界遺產,大足在石刻保護上的責任更大,“可以通過限製遊客人數,確定遊覽時間等方式來減少人類對它的影響。”
如果說大足石刻是曆史文化沉澱所得,那麽武隆天生三礄則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。昨日,體驗“渝東南線”的嘉賓們來到了武隆天生三礄,觀摩了電影《變形金剛4》、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,綜藝節目《爸爸去哪兒2》的取景地,近距離感受世界自然遺產的神奇魅力。
隨著逐漸深入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,一路的好山好水不斷吸引著總編們的目光。渝東南擁有獨特的地質地貌和文化,如何打好文化牌,成為“總編”們關注的焦點之一。中安在線執行總編輯王根喜就為重慶旅遊發展支起了招。他表示,首先,景區要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,搭上“互聯網+”的東風,運用自媒體平台,進行包裝和營銷;同時,各景區在建設時,要千方百計打造自己的個性,差異化發展。最重要的是,重慶可將旅遊資源進行進一步統籌整合,樹立“大旅遊”意識,不斷優化線路,提升檔次,進行整體營銷,吸引更多背包客、自駕愛好者前來觀光。(肖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