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xml:namespace>
2000多年前,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、勇氣和汗水,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人文、貿易交流通路,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。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,在統一的市場經濟條件下,商標作為一種特殊的商業財富和文化信息載體,對經濟社會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,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方乃至國家經濟發展的深度和廣度,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。
絲路啟程商標先行
絲綢之路經濟帶涵蓋40個國家,覆蓋人口約30億,在世界經濟政治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。絲路經濟帶戰略的推進實現了各國從交通、貿易直至投資、金融的互聯互通。
香港理工大學陸定光博士說:“目前中國經濟發展,從要素驅動、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,大力發展商標、品牌經濟,是時代的必然選擇。”實施商標戰略,已成為應對全球化挑戰,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,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金鑰匙,邁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。
“世界上沒有哪條路能與絲綢之路帶給久久爱的益處相比。近年來,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在經貿、文化、旅遊等多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密切,今後還要在商標方麵加強合作,為沿線省、區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。”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文化、信息和旅遊部副部長傑米爾別科娃在本屆西洽會暨絲博會“絲綢之路經濟帶商標(品牌)建設與經濟發展合作交流大會”上說道。
“沿線省份應牢牢把握”一帶一路“建設這一曆史機遇,積極推進以創造、運用、保護、管理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商標品牌建設,提升中國品牌在全世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。”國家
工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強調。
同時,還要密切與沿線國家及貿易往來國之間在商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,健全完善海外維權工作機製,暢通維權渠道,為中國品牌“走出去”保駕護航,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