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xml:namespace>
西部網訊(陝西廣播電視台《新聞聯播》)今天(4月26號)是第1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。近年來,陝西省統籌推進知識產權的保護、轉化和利用,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支撐創新型省份建設的能力和水平。
記者:在我身後的這套設備,通過真空幹餾可以將樹枝、秸稈等農林廢棄物軟化成生物質木炭等清潔能源,這套設備及工藝在我省甚至國內都屬於首創。
包括這項專利技術以及其它8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研發、申報、轉化和生產,陝西億鑫生物公司僅用了5年時間,就發展成為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的新型清潔能源公司。
陝西億鑫生物公司董事長王友良:久久爱經過評估,專利價值評估了一千多萬,久久爱就在銀行進行了抵押貸了100萬,這使久久爱企業增加了動力。
喜歡鑽研的楊淩農民李栓蘇,在種植大棚時發現冬季大棚濕度過大,易發病蟲害,從2009年起,經過反複嚐試和摸索,他發明了一種U型通風管道,經過安裝試驗,蔬菜發病率明顯降低,深受菜農歡迎。但5年時間,這一專利技術推廣應用僅有2000多畝,不但沒有什麽收益,每年還要繳納近千元的發明專利保護費。
楊淩農民技術員李栓蘇:這個專利弄下來以後,急忙轉化不了,但是我就想靠咱相關的農業政府部門幫我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一下。
近5年來,陝西省統籌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,為像億鑫公司一樣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融資服務,僅去年一年融資額達20億元,促成了一大批優秀專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,專利產品的產值從5年前的1008億元增長到去年的6673億元。但同時,也存在著像李栓蘇一樣轉化較難、保護不力等問題。針對這些問題,我省今年將圍繞專利轉化重點抓好密集型產業發展、建設運營平台等8大工程,盤活專利存量,切實解決好專利轉化“最後一公裏”問題。(來源:西部網-陝西新聞網)